当前位置: 首页>政务信息>调查研究
安徽阜阳颍东区资产收益扶贫见成效

来源:中国财经报(2017年8月31日第8版)

  财政扶贫资金由无偿补助变成有偿投入,资产收益扶贫将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折股,配置给贫困户,实现了精准到户到人的目标,密切了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。   

  日里,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的一处花棚内,村民张子银正在打理着里面的花花草草,大棚内一盆盆八仙花竞相开放,明艳动人。他告诉记者,除了在花棚种花可获得一笔收入外,他还以土地和现金入股到当地的企业中,每年能够获得十分可观的收入。

  在颍东区,不少贫困户与张子银一样,借着资产收益扶贫的东风,通过以土地、现金等折资入股企业的形式,逐渐实现脱贫致富。

  “三变”试点拉开资产收益扶贫大幕  

  “‘三变’改革的探索与开展,可以说是颍东区资产收益扶贫的一大亮点。”颍东区财政局局长任俊喜说,“三变”改革指的是 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村民变股民”。吴寨村是颍东区“三变”改革最先开始的地方。

  吴寨村曾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村。2014年10月,安徽省财政厅在吴寨村探索开展土地入股、配股扶贫、折资入股试点。2016年,吴寨村被列为全省“三变”改革试点,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。

  “作为全省‘三变’改革试点村之一,吴寨村将政府投入的经营性资产纳入村级‘三资’管理,注入村级创业经济服务公司,采取参股分红、发包租赁等方式运营。同时,开展土地入股、配股扶贫试点,引导贫困户以土地作价入股和现金入股,通过‘保底+分红’的收益分配方式,实现贫困户增收。”任俊喜说,目前这种做法深受广大贫困户欢迎,正在全区推广。

  吴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刘群告诉记者,吴寨村为引进的企业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,并将基础设施等资源折现入股到企业,以“保底+浮动”的分红方式获得村集体收益。目前,通过引进东华西兰花、阳光花卉等优质企业相继入驻,吴寨村每年可获得固定收入55万元。

  同时,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企业,按每亩地944元的土地租金标准来计算,每年可以拿到稳定的分红。贫困户还可以利用现金入股,区财政按1∶3的比例为贫困户配股,增加贫困户的分红收入。

  前不久,张子银刚刚拿到阳光花卉公司今年给26户贫困户的分红。他告诉记者,入股到阳光花卉公司的2000元现金,经过区财政配股后,一下子变成8000元,这次分红他就分到了800元。

  “成了公司的‘小股东’,我工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。在精心栽培花和打理花棚的时候,我觉得是在为自己的公司发展出力。”张子银高兴地说。

  如今,张子银的年收入可达到5万元左右,他不仅成为吴寨村脱贫致富的代表,更被村里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,日子越过越好。

  据统计,实施“三变”改革以来,吴寨村民通过土地入股、资金参股、扶贫配股、就业务工等多种方式,参与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来,分享农业产业增值收益,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7402元增加到2016年的1.28万元。

  目前,全村的贫困户已经由2014年的284户下降至70户,吴寨村今年有望实现村出列、户脱贫的目标。

  与产业扶贫模式有效对接  

  离开吴寨村,记者来到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的颍东红旗扶贫农场。一进入农场,记者就被眼前各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建筑所吸引———透明的玻璃温室、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、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在这里应有尽有。

  据了解,颍东红旗扶贫农场不仅是集设施蔬菜种植、工厂化育苗、瓜果采摘、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展示、技术服务与培训、亲子农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,更是毛桥村101户贫困户播撒脱贫致富希望的沃土。

  “经过走访贫困户,我们认识到产业带动是脱贫的有效途径,真正实现变‘输血’为‘造血’。”毛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来明德告诉记者。

  本着这一理念,毛桥村去年以产业帮扶为重点,在详细比较传统种植和特色农业优劣势的基础上,与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瓦大公司”)合作,推进土地流转,建设了以发展规模特色农业为核心的颍东红旗扶贫农场,以此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。

  据介绍,颍东红旗扶贫农场总规划面积约2000亩,计划总投资2亿元。目前正在建设占地约500亩的核心示范园区,园区以高端蔬菜种植为主,集休闲观光、生态体验、旅游采摘等多种业态于一体。

  来明德告诉记者,在区财政的支持下,毛桥村101户贫困户与瓦大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。在扶贫农场门口的展板上,记者看到了“荣誉农场主”的字样和照片。瓦大公司副总裁刘远征告诉记者,“荣誉农场主”便是这101户农场“股东”。之所以称之为“荣誉农场主”,是为了让他们更有荣誉感。

  除了5000元的入股分红,在颍东红旗扶贫农场,毛桥村贫困户还可以获得每亩944元的土地地租收入,以及每月至少2000元的务工收入。这三项收入加在一起,每人每年可获得2.6万元的收入。

  “如今村里人都说,在农场务工,脱贫摘帽指日可待。”来明德说,资产收益扶贫让毛桥村的贫困户成为现代农业的股民,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成果。

  谈到企业发展与扶贫结合的原因,刘远征表示,一方面,出于对农业的一种情结;另一方面,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,产业发展与扶贫结合可以更好地回馈社会。下一步,公司打算新建扶贫农场,继续发挥企业扶贫的带动效应。

  壮大村集体经济  

 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村集体经济越是薄弱的村,贫困人口也相对多。颍东区深刻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“有人干事”的重要保障,“有钱办事”的重要来源,因而在推进资产收益扶贫的过程中,以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为突破口,运用市场化手段,不断做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“盘子”,引导贫困村积极发挥集体资产效益,让贫困户共享扶贫成果。

  “在过去,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处于‘0’的状态,基本是典型的空壳村。”任俊喜说,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,颍东区出台了《开展村级集体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》,加大财政性资金对村集体资产的投入,做到先“输血”再“造血”。同时,区财政积极引导贫困村引进优质产业,开展村集体资产折资入股;对入驻企业量身定做的生产经营性资产,采取折资入股、发包租赁等方式运营;对盈利能力较强、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产业化企业,采取优先股方式投入企业,通过资产运作,推进产业发展,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。

  “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我们在贫困村设立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创业经济服务公司,依靠公司用好、用活区财政安排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,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和盈利能力强的投资项目,增强村集体经济增收能力,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。”任俊喜说,2015—2016年,区财政共投入500万元作为公司发展的启动资金。

  据了解,颍东区今年计划安排财政扶贫资金约1.4亿元,用于全区50个贫困村的村集体资产投入。截至6月底,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267.76万元,贫困村村均增收5.36万元,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64.16万元。

  为了用好财政扶贫资金,颍东区成立了阜阳裕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裕东公司”),委托其负责为老百姓配股等工作,保障资金的安全。“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,裕东公司发挥了关键作用,这也是颍东区资产收益扶贫中的一个创新。”任俊喜说。

  “2014年,我们开始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时候,老百姓大都对此表示质疑,他们不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。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,他们才确信原来真的可以乐享改革红利。”裕东公司董事长宋云澍说,贫困户除了入股分红,还可以到企业务工赚取收入,增收渠道不断拓展。

  “资产收益扶贫,不仅让群众获得可观的收入,更让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定脱贫。同时,通过类似瓦大公司等优质企业的带动,增强了贫困户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。”颍东区扶贫办副主任黄成说,财政扶贫资金由无偿补助变成有偿投入,资产收益扶贫将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折股,配置给贫困户,实现了精准到户到人的目标,密切了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。

 

附件下载:

 

  】 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
地 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
网站管理:财政部办公厅
网管信箱:mofzwgk@163.com
技术支持: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
电话:010-68551114
京ICP备05002860号